3月31日,由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ZIBS)、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联合主办,浙江互联网金融联合会(ZAIF)协办的“浙大ZIBS上海论坛暨货币金融圆桌会议2021春季论坛”在上海成功举办,浙大ZIBS上海教学与实践基地也在会上正式成立并揭牌。
本次会议主题为“金融助力十四五新开局”,也是货币金融圆桌会议春季论坛首次落户长三角。
开场致辞
会议由浙江互联网金融联合会联合主席,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国际联合商学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联席所长贲圣林主持;浙江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何莲珍;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联席理事长、瀚德科技董事长曹彤和中国金融信息中心党委书记、董事长、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董事长叶国标分别进行开场致辞。
贲圣林对来自北京上海的专家学者们表示欢迎与感谢。
何莲珍在开场致辞中表示,在浙大团队发布的《2020全球金融科技发展报告》中,上海金融科技位列全球第一梯队。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浙大的历史使命,与上海深化战略合作是浙大的重大发展机遇。
今后,浙江大学将坚持更高质量、更加卓越、更受尊敬、更有梦想的战略导向和“十四五”规划制定的蓝图目标,在服务国家、履行使命中展现新作为和大担当。
曹彤在开场致辞中期望以“金融助力十四五新开局”作为会议的主题的货币金融圆桌会议,能为优化中国金融结构把脉,中国国际金融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可鉴之策。
叶国标对本次论坛的举办表示祝贺,认为“在先进制造业领域科技最核心,在现代服务业的领域金融是最核心。
上海五个中心建设背后的建设离不开思想中心和信息中心的支撑。今天会议莅临的专家和学者,在这里研讨货币,研讨金融,分享智慧,分享观点,也是金融中心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揭牌、落户和新书发布
论坛第二部分举办了浙大ZIBS上海教学与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和“货币金融圆桌会议春季论坛”落户长三角仪式,并共同发布《风云渐起,图之未萌—2020全球银行业国际化报告》新书。
贲圣林表示,扎根中国改革开放发展前沿的上海,是ZIBS一直以来的期许,这必将使ZIBS面临更多的机遇与挑战,也必将收获更好的自己,为中国、为世界提供新经济时代更好的浙大方案、中国经验与世界智慧。
随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出现,政治、经济形势愈发错综复杂,逆全球化事件不断增加,银行国际化发展的风险也愈发提升。各家银行需要以“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的精神面对风云变幻的全球形势,在立足自身国际化战略的前提下,发掘国际化机遇并细察国际化挑战,走好、走稳自己的国际化道路。
浙大ZIBS上海教学与实践基地揭牌。
《风云渐起,图之未萌—2020全球银行业国际化报告》发布,是“银行国际化指数”第六期成果,也是该指数首次走出中国大陆,在澳门延续对全球银行国际化发展的探索之路。
“货币金融圆桌会议春季论坛”落户长三角。
主题演讲
论坛第三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学术委员、交通银行行长刘珺,上海黄金交易所理事长焦瑾璞和中银国际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出席会议并分别发表主题演讲。
刘珺
▼
刘珺以《银行、银行业务和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为主题做发言。
他分析了银行的根源,以及在新时代经济发展下银行的现状及未来走向,认为,未来银行将是本市场的建设者和参与者。传统银行模式主要充当存贷中介功能,吸收存款、为企业发放贷款;现代银行模式则通过存款转化为理财和投贷一体化,深度参与资本市场。
焦瑾璞
▼
焦瑾璞以《走中国特色的金融发展之路》为题发表主旨演讲。
他从数据视角分享了关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金融方面论述的一些体会,并指出我国金融领域目前存在的“两个失调、两个薄弱”的问题。
他认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需要贯彻“四个坚持”,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坚持金融服务国家战略全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推进金融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具有高度适应性、高度竞争力、高度普惠性的金融体系。
管涛
▼
管涛以《关于货币国际化的几个理论问题》为题作主题演讲。
他指出,金融服务业开放是金融开放的一部分而非全部,金融交易开放才是金融开放的重点。
他认为国际收支交易应当只分身份而不分币种,当一个货币行使国际货币职能时,应该视同外汇。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要大胆设想、小心求证,做好理论和政策上的充分准备,想得清楚才能干的明白,少走弯路、开倒车。
会议期间,上海市原常务副市长屠光绍;上海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金煜,也亲临现场助阵论坛,对金融助力十四五开局也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与建议。
屠光绍
▼
屠光绍表达了其对目前中国金融服务领域的看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数据金融,普惠金融,先进制造业金融,跨境金融,存量资产金融,养老金融八个域态既是‘十四五‘期间助力‘十四五’金融的重点,也是难点。既是机遇,也有挑战。”
屠光绍认为,促进各类域态的发展,需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经济社会发展为目的,以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开放为动力、以金融科技运用和金融创新为手段,以金融机构提升服务能力为支撑。最后如果没有 配套的措施,八个方面金融服务域态要想进一步地深化和发展也是巧妇难无米之炊,需要政府营造生态环境和各方面的调解。“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需要各个方面来助力。
金煜
▼
对于金融助力十四五,金煜认为,第一是怎么来突破债务杠杆的约束,怎么真正来突破股权融资的这条路;第二是怎么把更多的资金,原来是通过储蓄转化为投资,主要是通过间接融资,怎么变成直接融资长期的投资;第三是怎么来突破碳的约束,也就是说怎么真正走出中国的绿色金融。
金煜表示,未来助力“十四五”新的发展,还是有很多需要我们深化改革,深化金融改革与金融创新的,是新的起点也是新的征程。
圆桌研讨
论坛第四部分的圆桌研讨,众多政产学研结界的知名学者、专家参加讨论并畅所欲言。
贲圣林在最后指出,2021春季论坛放在上海举办是个非常好的契机。上海作为金融科技发展的高地,理应拥有这样专业理性的会议前瞻。“货币金融圆桌会议”春季论坛落地长三角,无疑将为长三角地区发展提供更多的智慧与动力。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