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经验,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而2016 对中国乃至全球,都是普惠金融发展的关键之年。
在今年7月24日,G20财长和央行行长的成都峰会上通过了《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以下简称《高级原则》),井贤栋表示,这是普惠金融领域国际顶层设计的关键一环,也是全球普惠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据了解,作为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实践的杰出代表,在即将于杭州召开的G20峰会上,蚂蚁金服有三名专家受邀参加了《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的讨论和修改。
作为近年来金融创新的热点,数字普惠实质体现了金融与科技的融合,改变了服务成本高、有效覆盖难和信息不对称、风险管理难的核心难题,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有望打通。
井贤栋指出,其中,数字普惠的核心是服务好每一个普通人,金融服务必须同时具备低门槛、可负担和可信赖三要素,科技创新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驱动力。
随着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成为新一代的商业技术设施,金融服务的基础设施变了,前所未有的技术红利推动金融行业进入到飞速发展阶段。
移动互联网让“普”成为可能,云计算和大数据又做到了“惠”,提升服务效率,降低成本和风险;而通过大数据甄别和计量风险,过去缺乏信贷历史的用户也能得到金融服务,实现“普”和“惠”;生物识别和人工智能更实现新的突破,不仅提升金融服务的普及程度,更让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变为现实。
井贤栋表示,过去12年,在蚂蚁金服,这些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今天,支付宝得以服务4.5亿用户,因为有了手机和移动互联网,即便远在边疆,也能轻松使用移动支付,数据显示,2015年西藏那曲地区的移动支付渗透率全国第一。同时,这样的金融服务开始惠及1300万视障群体,帮助他们减少和社会交往中的障碍。
而在小额信贷方面,过去5年间,网商银行和蚂蚁小贷利用大数据创新信贷模式,实现了三分钟在线申请,1秒钟放款,0人工干预的新模式,为超过400多万小微企业提供了融资,单户的贷款金额不到3万元。
在此过程中,通过大数据推动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以信用借还、先诊疗后付费、免押金租车……等方式,让越来越多的普通人简单、直观的感受到信用的价值和便利。公测期间的芝麻信用,用户使用信用查询和服务超过5亿人次,已经帮助1000多万用户获得了金融机构的授信,其中消费金融授信总额超过750亿元。
井贤栋表示,过去十年,改变的速度一直超出自己的想象,而近期印度的例子更让他备受鼓舞。
作为印度版“支付宝”的Paytm,已为超过1.3亿印度用户提供了和中国用户类似的服务:充话费、缴水电、转账……许多从来没有过信用卡、银行账户的普通人透过智能手机,直接体验到数字普惠金融。
井贤栋透露,一年前当他首次去——Paytm(蚂蚁在印度投资的电子钱包公司)开董事会时,看到墙上写着,“期待日交易笔数达到100万笔。”当时,这家公司的用户数不足2200万人。
6个月后他再去,发现墙上的文字变了,“庆祝交易笔数超过150万笔!”
一年后,Paytm经历了让人目眩的增长,用户数增长了5.6倍,成为世界第四大电子钱包。
这背后,是蚂蚁金服输出了沉淀多年的经验和技术,让Paytm在飞速发展中,既保证了系统的稳定和安全,又经历了不断的优化和迭代。
而最近,paytm公司墙上的标语又变成了:“希望有机会服务5亿印度人!”
井贤栋总结,paytm的故事标志着中国实践经验已经走出国门,开始影响世界。
2016年,无论是传统金融,还是互联网金融,从国家层面到龙头企业,大家首次在普惠金融的这面大旗下汇合了,“中国金融已经进入了普惠时间。”他强调,“而蚂蚁模式已经走出国门,开始影响全球,辐射更多,更广的人群。”
-结束-
来源丨蚂蚁金服
编辑丨翁柔